摘要:開元通寶制作規(guī)范,十錢為一兩,革新了秦漢以來二十四銖為兩的舊制。另外還發(fā)行有金、銀、鐵和鉛質等不同質地的開元通寶錢?! 伴_元通寶”錢是我國歷史上對后世有著較大影響的錢幣之一。自此,開元通寶成為唐以后歷朝的鑄幣標準,沿襲近1300年。
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(621年)廢五銖改鑄“開元通寶”錢。錢文“開元”為新朝之元、新幣之意,“通寶”即為通行寶貨。這四個字由大書法家歐陽詢所書,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。開元通寶制作規(guī)范,十錢為一兩,革新了秦漢以來二十四銖為兩的舊制。此外,還革新了錢幣的名稱,唐以前的錢幣,多以重量命名,如秦半兩和漢五銖,而從開元通寶開始,錢幣改稱為“寶”、“通寶”或“元寶”,并冠以當時的年號。開元通寶錢在唐代流通近三百年,版式紛繁,變化各異,樣式不下百種。另外還發(fā)行有金、銀、鐵和鉛質等不同質地的開元通寶錢。
“開元通寶”錢是我國歷史上對后世有著較大影響的錢幣之一。唐代以前的錢幣,多以形制或重量為名稱,如刀幣、五銖錢等。唐高祖廢隋錢,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(guī)范,開鑄“開元通寶”,取代社會上依存“五銖”。開元錢的問世,宣告了中國銖兩貨幣的終結,中國衡制中的一兩十錢便由此產(chǎn)生。
開元錢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,而名稱與重量完全分離,規(guī)定十枚開元通寶錢為一兩,即十錢為一兩。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,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。十錢一兩的十進位制由此產(chǎn)生,并對后世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自此,開元通寶成為唐以后歷朝的鑄幣標準,沿襲近1300年。在唐代,金錢開元通寶并不當作流通貨幣使用,主要用于宮廷賞賜和游戲等活動。
開元通寶具有辟邪的作用,在當時可謂是一枚福幣。開元通寶一共有十二個版別,收藏的完整性會決定錢幣在市場上的收藏價值,投資收藏古錢幣是有很高的回報的。
關于開元通寶的版別眾多,有著五花八門的版式,流傳至今令后人珍藏。最便宜的就是隸書小平右桃版別以及隸書小平背雙月,它們的價格只能賣到三元?! τ陂_元通寶價格及圖片,比這些古錢幣稍微值錢一些的就是隸書小平背下星,價值十元左右。
開元通寶母錢區(qū)別于一般貨幣的特點之一是其多用優(yōu)質銅材或其它優(yōu)材做成。 其次是鑄工精。開元通寶母錢因系雕母直接翻砂鑄成,為大批量鑄造常品錢的前期重要工序。 還有一點是鑄量小。
這是一枚制作精致的開元通寶母錢,是錢直徑25.5毫米,外緣輪寬2毫米,正面內廓7.5毫米、內穿7毫米,背面內廓8.2毫米、內穿6.5毫米,厚1.7毫米,重量4.2克。 母錢實際上是翻砂鑄錢的錢模。
1. 開元通寶在唐朝時就兩種讀法都有。所以《唐會要》說“其詞先上後下。次左後右。讀之自上及左。迴環(huán)讀之。其義亦通”?! ?. 開元通寶和乾隆通寶不一樣,后者是年號錢,前者不是。開元通寶首鑄于武德四年,開元元年是公元713年。
開元通寶錢的鑄行,對我國的衡量法產(chǎn)生了重大影響。 3、我國古代的重量計數(shù),多以面文標出重量,均將二十四銖為一兩,而自從二銖四絲的開元通寶流通以后,中國衡制中的一兩十錢便由此產(chǎn)生,24進位的銖兩制隨即結束。
開元通寶鑒定方法 開元通寶真?zhèn)巫R別技巧
開元通寶是一種常見的唐朝錢幣。 以上三種鑒別手法是在選擇開元通寶時必要的檢查,對于收藏家而言,一件好的藏品是可以分辨出來的,這枚歷史性較強的貨幣,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古時風情文化。
開元通寶最大特點是什么 開元通寶錢文字體解讀及鑒賞
開元通寶是唐朝統(tǒng)治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貨幣,而且影響了中國1000多年錢幣的形制、錢文模式和十進位衡法。開元通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數(shù)開元背有甲痕。錢徑24毫米至25毫米,穿徑7毫米,廓寬2毫米,重約4.5克?!梆辈可瞎P開口較扁,整個字體顯得比前期瘦長。